第802章 百家光晕,大儒云集!(2 / 2)

道果 战袍染血 1734 字 22天前

“现在看来,这位人皇至尊,是在和我交换什么,他知道大儒、宗师所求,无非就是学说流传,便投我所好,给了国子监博士的头衔,这个头衔,不用耗费精力去管理国子监,却又能在其中传业授徒……”

邱言这边想着,对面的李坤又道:“爱卿的两部典籍,朕都看过了,那《舆部》一画,江山万里,事无巨细,更有种种玄奇之处,实乃国之重器,轻易不可示人,日后就算是依照原本去临摹真本,也不可能刊印天下,以防为有心人所趁,最多传与军中众将。”

这话的意思,就是要将舆部画卷,当成军国隐秘,收藏起来,看似对邱言不利,其实却是很高的评价。

一幅画,被皇室郑重收藏,连脱胎于原本、不具多少秩序加持的真本,都怕被有心人看了去,威胁国朝安危,岂非就是说,一画可动国运?

事实也是如此,《武经总要》的舆部事关地理,对行军助益颇多,大瑞用之可破敌军,可若被敌人得了,一样可以对大瑞地理了如指掌。

对这些,邱言早有所预料,并不意外,何况他乃著者,便是字画典籍不在身边,一样可以施展出典籍之能,对李坤想要收藏舆部的决定,自然没有异议。

况且,想要汇聚足够人望,维持人文神道传承,留名青史的事情必须要有,皇室藏图一说,完全可以达成此念。

更何况,便是收藏了原本,也不可能真的不稀释出真本,只是会有一点保留,这些事情,都是双方心照不宣的。

见邱言没有多说,李坤知道对方明白了自己的意思,便又道:“至于《制部》,堪称精华,承前人之智,启后人之念,在兵制上的一些看法,与朕不谋而合,所以在接下来的兵制革新中,朕希望爱卿能够起头。”

到了此时,邱言算是明白了皇帝的心思,对“枢密都承旨”一职的来历,也算明白了缘由。

但跟着,他却开口道:“据臣所知,兵制革新之事,无论是马相还是王相,都不赞成,反倒是有些青年官员,对此颇为意动,只是所求却与陛下并不相同。”

兵制改革,简单来看,似乎是想要提升军队的战斗力,但严格算起来,想提升战力最简单的方法,就是国库有钱,给够饷、补足兵、满足物资,有了这些物质基础,再加强思想建设,就不难练出一支强军了。

这也是王甫的想法,充盈了国库,自然有钱强军,而今新法初见成效,国库有了些余财,但突然爆发的国战,却是吞金巨兽,持续时间一长,必将好不容易积累出来的底子消耗干净,因而这次,王甫隐隐站在了主和派的立场上。

但从皇帝的角度而言,强军只是目的之一,建功立业、开疆拓土的功绩,从前的李坤或许重视,但他若真是命不久矣,若还追求这些功业,难免中道崩殂,留下烂摊子,使得局面难以收拾,所以在这个时候,他依旧想要革新兵制,原因就在于……

“收拢军权,削平军中山头,加强对军队的控制,皇帝这是想给后代打下一个基础啊……”

想清了这一点,邱言再看李坤,对其人的感官不免就有了一定变化。

李坤脸上倦色越发浓郁,却还在道:“朕也不要爱卿现在就有决定,但你是大儒、又为修士,长生久视,又精通人道传承,对大瑞必有助益,这些事情,希望你能有所思量,好在爱卿今后便为翰林学士,能常伴朕左右,很多话,可以慢慢去说。”

三个职位,皆有目的。

“三位之能,皆有所用,施恩于我,又令新旧两党警惕,使得我与两方难以同心,这帝王心术却也不虚……”

待得邱言从御书房走出,不免感叹起来,但回想起离开时,李坤顶着疲惫,坐在书桌前批阅奏章的身影,又不免生出一点异样。

“世人所求,各有所需,就算施展心术,也不能抹杀许多……”

此念一起,天上一道法家秩序隐隐跳动。

“不过,皇帝刻意让那定王读旨,里面是否有什么深意?”

想着想着,他走出了皇宫,随后心头一震,感到一股股宏大之势呼啸而来,立时将那心念收敛,心神凝聚起来!

远方,偌大城中,正有一道道光晕升腾起来——

百家光晕!

大儒云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