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4章 郑家输诚(1 / 2)

国士 衣山尽 1821 字 1天前

拿下襄阳之后,李自成在那里建立了政权,又对军队进行了正式化改革。与此同时,李自成开始用血腥等候段排除异己,就将目光放到罗汝才和革左五营首领革里眼贺一龙身上。

罗汝才威望极高,说起在农民军的资历还高过李自成,至于贺一龙,兵力也极为雄厚。

如今,闯军、罗汝才部、革左五营力量相当,三足鼎立。

罗和革左五营与闯军只是临时联合在一起寇掠湖广,并没有任何关系。这几人完全可以不听李自成的号令,就目前形势看来,要么三支力量散伙各干各的,要么决出胜利者,统帅全军。而李自成要想壮大自己,必然要对他们下手。

李自成本就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,先下手为强,抢了先手。设计杀了罗汝才,宣布其罪状,收服了其部属。

在同时,他以请贺一龙赴宴为由,乱刀将贺一龙砍死。

贺一龙死后,革左五营中的一半归属了李自成,另外一半则一路南逃归降了张献忠。

到这个时候,李自成的力量比起三打开封时膨胀了一点五倍,几乎是找不到敌手了。

李自成统合了这两股力量之后,面临一个重大问题,下一步该怎么走。

好在牛金星已经定下了先陕西,沿着山西进北京的路线。于是,李自成思索权衡之后,便决定先取观众,建立基业,然后旁略三边,资其兵力。也就是以三边精锐边军壮大自身。再取到山西进北京,攻克大明朝的首都。

于是,他立即挥师北上,迎击孙传庭。

这个时候,孙传庭正好带着部队进入河南西部,准备同李自成交战。

这个时候的陕西军在大败之后已经毫无战斗力,此次出关无疑是自寻死路。可孙总督却不得不出兵,那是因为君命难违抗。

这个时候,崇祯皇帝手上已经没有什么本钱了,孙传庭可谓是他唯一的筹码。他一向急功近利,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孙的身上,任命孙传庭为兵部尚书,赐尚方宝剑,改任督师,总制应天、凤阳、河南、湖广、四川,仍兼督三边。

皇恩如此浩荡,孙传庭也没有办法,只能带着一群乌合之众出关作战。

陕西军于八月上旬进驻洛阳,当时明朝财政已经破产,孙传庭大军一营所需都得自己筹措。如今河南已经残破,部队根本得不到补充。按说,孙传庭应该修葺洛阳城,储粮,屯田,以此为根本步步为营,壮大自己力量,再寻机决战。

可朝廷的压力在那里,孙传庭也没有办法,变带着部队一路南下寻李自成决战。

九月初,孙部攻陷宝丰,并推进到硖县。李自成亲率一万骑兵迎战,孙部高杰于李自成大打出手。

不得不说高杰确实是明朝末年少有的捍将,这一次两人是仇人相见,分外眼红。李自成竟是不敌,好在闯军都是骑兵,吃了亏之后,立即退出战场,明军倒是拿他没有任何办法。

在冷兵器时代,骑兵果然是战争之王啊!

此战乃是少有的大捷,孙传庭虽然是少有的帅才,可这个时候未免有些膨胀了,极为兴奋,急报朝廷请功,并口出狂言:“贼闻臣名皆溃,臣誓清洗豫,不以一贼遗君父忧。”

实际上,这却是李自成的诱敌之计。

随着孙传庭大军不断深入豫南,后方供应难以秩序,接着粮道有北李自成的骑兵截断,部队乏食,开始出乱子了。

进入秋天,今年的河南好不容易摆脱了横跨三个年份的旱灾,却迎来了连绵秋雨,正所谓:大旱之后有大涝。

一连下了十几天大雨,部队彻底断了后勤补给。矮饿受冻的士兵苦不堪言。军心不稳,开始骚动,眼见着就要炸营。

孙传庭也觉得问题严重了,意识到自己中了李自成的计策,便命陕西军主力北返,名义上是为了打通粮道,实际上却是撤退。

这个时候,或许是自私心作祟又或者是孙传庭根本就没有意思到,只带陕西军后撤退,让豫军负责断后。

如此,就酿成了大祸。

原来,孙传庭这次出关和李自成决战,除了率领陕西军之外,还带着陈永福的河南军。陈永福乃是河南总兵,参加过开封之战,李自成二打开封时就是被他射瞎了一只眼睛。

明朝末年的明军已经被连年的战乱打得没有军心士气可言,所谓的牺牲精神更是谈不上。而为大军断后,无论在任何一种模式的战争中,都是要付出巨大死伤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