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毕再次动手。
这次做的很顺手,只是编到上面时要缓缓的、一点一点的放大,再慢慢儿缩小,收口。上边的盖子收口最磨人,几次都没成功,做到第三个盖子,终于成功。
“阿正,怎么样?”将碧青的苹果罐儿托在手里展示给林正看。
林正先是看到他翘起的嘴角,亮晶晶的眼睛,然后才看到静静躺在那只莹白如玉般的手掌上的小竹罐儿。
“嗯,真不错。阿墨手巧。”林正眼里浮起笑,毫不吝啬的夸赞。
乔墨笑眯眯的接受夸奖,得意了一会儿又苦恼了:“可惜这个绿色会褪掉的,不然就用这个颜色多漂亮。用淘米水浸泡之后是浅色,单调了些,若是染色的话……染布的颜色能不能用?”
第51章 两个巴掌扇回去
现今布料的颜色很丰富,可见染色业很发达。若是可用,不管是用矿物或是植物,用漆添上颜色和油熬煮,既能满足编织颜色上的需求,又方便简单实用。
“我倒是见过漆家具,若是用来刷竹篾,应该也能用。”林正觉得都差不多。
“我觉得也是。”乔墨考虑的更多,他做竹罐儿是当做糖的包装,做生意要考虑投入与回收。编织上用的漆不多,他并不打算满涂,到时候又是批量生产,所以成本不高。
林正忽然说:“阿墨,有没有想过卖竹具?”
乔墨疑惑:“你的意思是卖这些竹制品?”
“嗯。也不用这么精细的,只是寻常家里用到的东西,略做改变编织出来,应该会好卖。”林正又说:“如果铺子开业,你既要做花生糖、蘸糖,又要卖薄荷糖,还得分心花时间编这些,怕是顾不过来。如果雇人专门编,倒是省很多事。”
“你说的也有道理。”乔墨倒真忽略了这点,也没犹豫,直接与他商议:“咱们铺子到时候至少得请三个人,一边柜台一个,还得有个人做杂事。毕竟我们在这儿有房有地离不开。再者,卖这些竹制品的话,暂时不用铺子,咱们找个铺子谈谈,直接供货给他们,省好些事。只是这样一来需求量肯定不小,像你说的,得雇人。”
“嗯,少说也得五六个。”林正这是保守估计,毕竟刚开始都是生手,一个一个月也出不了多少件。
“不好。”乔墨摇头:“你忘了,咱们这边的竹林在深山里呢,近处很少,我们要是一有动作,村里人能不眼热?只怕一天不到竹子就砍光了。我想把那座有竹林的山买下来,开个编织作坊,第一次先招五个固定的人。另外,最简单大众的几样东西,咱们免费教给全村的人,然后他们可以直接从我们这边低价领处理好的竹篾,回家自己编,到时候若验收合格,咱们再买回成品。”
林正一听就明白,这么一来他们有了足够的成品,又省了一笔雇佣费,村里人也得了利益,减少了纷争。而且说起来是乔墨大方,愿意带着村里人一起赚钱,里正和族里也高兴,也会对他们多有支持。
“还是你的主意好。”
“对村里人我不太熟,你觉得咱们铺子里要不要请村子里的人?”乔墨想着做生意不同别的,首先人得利落大方,能说会道。在村里他就和李阿嬷家最熟,别人到底交往不多。
“李喜很合适。”这是林正第一个想到的人,随后又说:“李良人稳重,以前在镇上铺子里做过伙计,他也行。再加上于文吧。”
“于文?于老头的儿子?”虽然是头回听见这个名字,可上林村姓于的只有一户。
“嗯,于文今年刚十八,人很伶俐,打个杂没问题。”
乔墨想到于老头家的情况,便明白林正是有心帮衬,何况做个杂事要求不高,能听吩咐,人勤快就行。林正既然点了于文,肯定是真的了解。
“铺子我打算新房盖好后开张,你提前去和他们说一声,工钱的话……”乔墨有些犹豫,对这方面的行情他还真不了解,也不知开多少合适。都是一个村的,特别是李良又和林正关系很好,开少了不是伤感情吗。
林正出声道:“茶楼的伙计每月是三钱,包食宿,别的铺子也有一两的,都是其他地方补的。铺子开了之后,他们每晚都得留个人看店,每天往返县城也辛苦,给五钱吧,管饭。”
乔墨点头,五钱就是五百文。除了每天往返县城的辛苦,其他方面不需开支,等于是净得五百,别说是村里人,即便是镇子县城里的人来看,也是好差事。